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原董事长肖天任接受审查调查
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肖天任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四川省纪委监委消息: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肖天任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。
1994年8至1995年12月,任泸州市财政局党组书记、局长,市地税局局长;
2001年1月至2001年3月,任泸州市委副书记、代市长;
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,在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;
1983年7月至1985年2月,在泸州市委政研室工作;
1997年5月至1998年4月,任泸州市委常委、秘书长;
1985年7月至1989年8月,任泸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;
1978年12月至1979年9月,在四川省泸州市百货公司工作;
1973年4月至1978年12月,在四川省泸州长江起重机械厂生产科、基建科工作;
加大政策力度,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地和制度创新。中央层面在不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,地方政府也蓄势待发,纷纷加大政策力度,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地和制度创新,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获得感。例如,贵州先后制定并颁布《贵州省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条例》《营商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方案》,不仅注重招商也注重“安商”,积极帮助已落户企业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;宁夏也响应中央号召,聚焦企业经营困难、资金压力等问题,建立惠企政策直达机制。各地加大政策力度,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、打通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1993年4月至1994年8月,任泸州市财政局党组书记、局长;
推动“放管服”改革,激发市场经济发展新动力。确保减税降费实效;创新信贷服务模式;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;深化“证照分离”改革;创新包容审慎监管,促进新兴产业更大发展……围绕营商环境的优化,国务院近日多次召开会议,释放了积极信号,强调持续推动“放管服”改革取得新进展。唯有进一步推出新举措,做到门槛降下来、监管跟上去、服务更优化,才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做到激发市场经济发展新动力。
1995年12月至1996年8月,任泸州市委常委、秘书长,市财政局局长,市地税局局长;
肖天任,男,汉族,1953年5月生,四川江安人,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。1970年5月参加工作,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2017年3月退休。
1996年8月至1997年5月,任泸州市委常委、秘书长,市地税局局长;
1970年5月至1973年4月,在叙永县石坝区观兴公社当知青;
2005年7月至2005年8月,任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、泸州市市长;
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,在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,保留正厅级待遇;
谈及本次合作与投资,Navistar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rsio Lisboa表示,自动驾驶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卡车行业,会对公司业务产生重要影响。把Navistar的车辆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与图森未来的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,能帮助Navistar成为卡车研发的领导者。
1998年4月至2001年1月,任泸州市委常委、副市长;
1985年2月至1985年7月,任泸州市委政研室一处副处长;
1992年6月至1993年4月,任泸州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;
力促改革破局,构建发展新格局。改革“一子落”,发展“满盘活”。我国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跑出加速度,以改革破局之举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,激发市场活力,稳住经济基本盘,构建新发展格局。当前,我们的经济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,实际上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营商环境的竞争。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,优化营商环境、激发市场活力就是解放生产力、提升竞争力。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需要我们加快改革,以制度创新带动经济创新,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,用“硬措施”来托底,涵养良好的营商环境。
“改革风正劲,扬帆恰当时。”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变革、新要求,我们要正确认识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的意义,未来的“放管服”改革不仅要做好“放”和“管”的有效平衡结合,更重要的是在服务上下功夫,开启经济发展新引擎,奋勇创新,加快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以实际成效涵养营商环境的“清新空气”。(陶玉)
1989年8月至1992年6月,任泸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、泸县政府副县长;
2013年12月至2017年1月,任政协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;
2005年8月至2013年12月,任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;
2001年3月至2005年7月,任泸州市委副书记、市长;